亲,欢迎光临六九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六九书屋 > 都市 > 重生之逆袭1991 > 第三十七章 炒外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

小杨就骑着倒骑驴出了门。

车斗里,大嫂秦茹盖着快薄毯,坐在了前面。

偶尔有遇到早起遛弯的大爷,两人也会下意识的点头打招呼。

他们在这个胡同也住一个月了。

基本上许多人都认识他们,对他们从川东跑来京城看病的“事迹”也多少有些了解。

除了一开始的好奇之外,更多的还是对他们的同情。

就连社区也专门来看望过两次。

现在大嫂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羞怯,每天都会跟着小杨一起出门。

好在小杨隐藏得不错,大伙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个盗版商。

还以为他是街边卖苦力的,只见他每天早出晚归的。

从第一天,卖了几千块钱后,小杨为了安全,就在稍远一点的三环外,重新租了一间偏僻的独门独院,作为库房。

空白卡带的录制和销售,都在那边。

今天之所以起早,也是因为新一批卡带今天到货。

随着一起来的,还有青哥捎过来的一笔钱。

到了火车站,熟门熟路的找到了取货点。

交钱取货,宽大的倒骑驴,被整箱整箱的卡带装的满满的。

这次楚青一口气给他打包了五千盒空白卡带。一起运过来的还有一千盒《金曲1991》和精装版《四大天王》带海报的。

回到库房,两人将卡带搬下车。

在一个做了记号的箱子里,找到了楚青打包好的八万块钱,还有一盒药。

药是黄秋望托人从香江买来的美国货。是专门用来祛疤的。

至于钱是楚青给小杨,让他用来炒外汇。

自从电子厂筹备开始,楚青才明白,为什么都要找外资合作。

因为关键设备和电子元件,都需要外汇购买。

然而现在国家也是外汇紧缺,虽说市面上可以兑换一些零散的外汇。

可对大批量交易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

不得已,楚青想到了一个方法。炒外汇!

八十年代刚试点那会儿,就已经有香江公司北上做外汇经济。

89年一波肥,让这些香江公司看到了更大的希望。所以90年开始陆陆续续进来了许多金融公司。包括香江的英皇。

没错就是后来做娱乐那个,香江英皇。

83年因为过度投资,杨的上市公司、地产、生意、都被债主汇丰银行收走,为了还债他开始炒外汇,炒黄金。

90年他的弟弟杨海成开始进入大陆炒外汇。今年在燕莎中心,建设了最先进的交易大厅。

同样看过《鲁豫有病》和《可凡倾听》的楚青,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这八万,加上小杨这边最近一个月收入的八万多。

以现在5.3233美元兑换比例,楚青这点钱,刚好够三万美元的入门费。

等将货全部卸下来,留下秦茹继续翻录磁带。

换了一身西装的小杨,直接打了一个车,就去了东三环的燕莎中心。

对外汇,其实小杨一点也不懂。

好在楚青在电话里,已经对他详细吩咐过。

他不懂没关系,跟着外汇经济走就行。

这几年正是外汇热的时候,只要不是太傻,基本都能赚到钱。

当然李诚儒那不是傻,就是太贪心了。

燕莎中心,今年初才刚刚建成,18层的物业,包含了饭店、公寓、写字楼。

跟着指引,小杨直接来到了12楼。

门口一块精致的中英文牌子。

“香江Y皇集团金融公司”

初次来这样高级的地方,小杨虽然很忐忑,却也记得楚青教导的。

现在他是客户,只要装着高冷,少说话就行。一切目的就是开户炒外汇。

“杨先生你好,鄙人姓陈,你也可以叫我Peter ”

经过前台的接待,小杨被带进了一间锃光瓦亮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个叫劈腿的人。

办公室里还坐着七八个,穿西装打领带的,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台电话,和一个大屁股电脑。

进门一块数字显示屏,显示着当天的汇率。

另有五个像电视剧屏幕一样的机器,在哔哔不停跳着一串串他看不懂的符号。

看装修格局,与电影里那些精英,上班的地方一模一样。他居然不争气的有些发抖。

好在办公室的人,都在各自忙各自的,并没有人去注意他。

在得知了小杨的来意之后,Peter 就开始拿出文件给他讲解。

座椅是真皮的,一屁股坐下,差不多整个人都能陷入进去。

软软的还很有弹性,舒服极了。

“关于炒汇的大概操作就是这样的,不知道杨先生还有什么疑问。”

“额~没了,你帮我开户吧。”

至于这个叫劈腿的讲了什么,小杨根本没听懂。他只记得青哥让他说的开户了。

“好的,既然没问题,那么我现在就帮您开设海外账户。请问你是走账还是现金。”

“现金。”

说着小杨就从一旁的包里,拿出了一坨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