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白苒跟着宫青临东奔西走,足迹踏遍了整个西川坝子,又去了雅鹿江从高原转平原的都济县考察了几日。
二人此刻正在回锦州城的马车上。
宫青临盯着小几上的锦州地图,浓眉轻蹙,眯着眼,思索着,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时而在地图上轻敲,时而提笔在地图上写写画画。
“这里,分水堤;这里,防洪堤;这里,引水堤。”
宫青临扔下笔,两眼放光,异常兴奋地拍了白苒一下:“小丫头,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修筑一些水利工程,从而让河流自动去灌溉锦州平原。”
白苒正被马车颠簸得没精打采,被他突然一拍,也来了精神,一下把脑袋凑了过去。
地图上,雅鹿江在都济县的部分,被宫亲临用笔圈了出来,还在上面不同的地方作些记号。白苒看了看,没看懂,对他露出不解的表情:“殿下,看不懂呢,求详解。”
宫青临一笑,拿过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些线条和图形。白苒这下到是看懂了,他画的是雅鹿江的某段河道示意图。
河道里,最前端,画了一个类似椭圆形的图形,椭圆形的末端,连接着两条平行线,看起像个长方形。长方形的末端,是一条向上攀升的曲线,嗯,抛物线的左半边那种吧。抛物线到顶点后,又变为水平样子的线条。
白苒看了看宫青临,试探着问:“殿下,你这是要在河道里修三个水利工程?”
“小丫头,这你也看懂了?”宫青临露出一丝诧异,随后用手指着前段的椭圆形,道:“这里,可以修筑一个工程,起第一级的分水排沙作用,把雅鹿江的水分流成外江和内江。
内江的水,可以被引流去锦州平原灌溉用。外江,则为泄洪排沙作用。根据河床的地势,在枯水季,可以分流大约六七层的水进内江,而洪水期,则相反。”
白苒扯过图纸,细细看了起来,随后托着腮思索,半响,心里连声叫绝,这宫亲临真TM人才啊,没想到一个古代人,居然懂这么专业的物理知识。她想了半天,才想清楚这分水的大概原理呢。
根据流量公式Q=AU,Q为流量,A为过水断面面积,U为断面平均流速。
在枯水季节的时候,水位较低,内江的河床水位低,过水面积大于外江。由于枯水季来水少,水流动能小,主流偏于岸边,因此内江平均流速大于外江,从而内江流量大于外江。
而在洪水期,水位较高,则外江过水断面大于内江,主流偏向外江。从而实现了随时间灵活而变的四六分层。
“殿下,大神啊。”白苒拉住宫青临的手,两眼冒光,心里想,他要当了自己的同学,是不是高中时候的物理年级第一就没她啥事了。
宫青临敲了一下她的额头。不过看着她那亮晶晶的小眼神,心里似乎特别受用呢,心情飞起的感觉。这眼神,过往,他不止一次看到过,只不过,全都投射在海棠苑那人身上。
白苒又拿地图和图纸细细研究了一下。
“咦,殿下,你这分水堤自带一定程度的排沙功能呢。你看,枯水季流量小,带不动泥沙,一般不需要太考虑沉沙的问题。而洪水季节,主流在外江,因为凹岸冲刷凸岸淤积作用,处于凸岸的外江含沙量较大,故而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入主流的外江。”
“排沙?凹岸冲刷凸岸淤积?”宫青临抢过图纸,又重新思索了起来。随后,拿笔把图纸上那个连接椭圆和抛物线的那两条平行线修改为了两条弯道弧线。
“小丫头,你可真是天才。”
宫青临眼里闪过一丝惊艳,用手指着修改后的图纸道:“这里,设计的防洪堤,不过经你启发,现在成了防洪加二次排沙堤。小丫头,来,说说原理。”他真的很想听听这小丫头还能说出点什么。
白苒凑过去,呵呵,这个也太简单了。
“弯道环流加凹凸原理嘛。”白苒不以为然,“水流过弯道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洪水期,即当凹岸水位较高时候,水深大,会造成底部水压力大,在压力作用下,凹岸底部的水会流向凸岸,形成弯道横向横流,所以,这第二道工程,会在洪水期,把水甩出去,同时把泥沙也甩出去,进入外江。”
“没错,而且洪水如果实在太大,还可以自行溃堤,让洪水入外江,保证坝子的安全。”宫青临回道,同时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来了,“小丫头,你怎么会懂这些?”
她能告诉他这是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吗?讪讪地笑了笑,答:“殿下你不也懂嘛,哦,这个抛物线是干啥的?”
抛物线?宫青临怔了怔。
“哦,就是这里。”白苒指了指图纸,恍然过来他并不懂这些后世的专业词汇。
“引流堤,把内江河水引到锦州平原去的。看这里,设计为受窄断面,也会引起回流,会把泥沙甩回到第二道堤上。进一步排沙。”
白苒又拿起图纸,越看越觉得宫青临这个设计相当惊艳,古往今来,一切水利工程,归根结底,不外乎控制和调度水沙,工程的成败与否,都得于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