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六九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六九书屋 > 历史 > 明末封疆 > 第580章 魏渊的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每个人都是棋手,挥舞着千军万马;每个人也都是棋子,被更大的野心和历史的洪流所推动。

决战的风暴,已然在死寂般的平静中酝酿到了极致,只待一个火星,便会爆发出焚天灭地的能量!

后世史家对决定华夏命运的“山海关大战”确切爆发时间争论不休,但对大战前夕那一连串的信件均出自魏渊之手、堪称“厚黑学巅峰之作”的信函,其争议性与对历史走向的操纵力,却有着惊人的共识。

这些信,如同精准投下的毒饵,彻底引爆了李自成与多尔衮的猜忌与贪婪,也奠定了魏渊“十七世纪厚黑学鼻祖”的“赫赫声名”。

大顺军庞大的队伍如同臃肿的巨兽,在四月中旬的密云地区缓慢蠕动,等待后续粮秣辎重的补给。

李自成端坐在临时搭建的黄罗伞盖大帐内,眉头紧锁,烦躁地听着关于粮草延误和军心浮动的汇报。山海关如同一根骨鲠,让他寝食难安。

就在此时,他收到了属于他的第一封信,快马送来了一封火漆密封、署名“罪臣魏渊”的信函。李自成狐疑地拆开,信纸上的字迹工整,甚至带着一丝“惶恐”:

“大顺皇帝陛下万岁:

罪臣魏渊,顿首百拜!前有唐通将军代传圣意,渊本应倒履相迎,献关归顺。然关内将弁,多受明室旧恩,愚顽不化,更有吴三桂等辈挟私怨而阻挠。渊需时日,恩威并施,收拢人心,整肃部伍,方能开关迎驾,不负圣恩!恳请陛下暂缓兵锋,宽限数日!待渊处置妥当,定当亲缚吴三桂等顽抗之徒,开山海关门,箪食壶浆,恭迎王师!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渊,惶恐待命,伏乞圣裁!”

字里行间,充满了“情非得已”的苦衷和“诚心归顺”的迫切,甚至不惜以吴三桂为投名状!

李自成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浮上嘴角。他将信递给一旁的牛金星:

“哼!魏渊终是识时务!看来是被朕的大军吓破了胆,在找台阶下!”

牛金星捻须细看,虽觉有些突然,但信中“献关”、“缚吴三桂”的承诺太过诱人,也点头附和:

“陛下天威!魏渊既已松动,给他三五日也无妨,正好我军粮秣未齐,可借此休整。”

李自成大手一挥:

“传令!就地休整三日!待魏渊献关!”

三天休整期将满,李自成志得意满,正准备拔营接收山海关。

又一封魏渊的信如同冷水般泼来!

这一次,信纸的质地似乎更硬挺,字迹也少了些惶恐,多了几分疏离与审视。

“大顺皇帝陛下:

前信所言,乃渊为求一时之安,仓促所诺。然形势瞬息万变!今有确切军情:建虏摄政王多尔衮,亲统八旗倾国之兵十余万,已破墙入关,星夜兼程,直扑山海关而来!其势汹汹,意在趁火打劫,与陛下争雄!陛下明鉴,建虏之兵,弓马娴熟,悍不畏死,乃百战之师。其甲胄之精良,远胜流、远胜寻常。反观陛下之军,虽号称百万,然入京以来,军纪弛废,骄奢之气日盛,更有刘宗敏等跋扈之将,不听号令。以疲敝之师,当新锐之虏,胜负之数,恐未可知也!渊,困守孤城,如风中残烛。前番归顺之议,条件似有不足。若陛下仍念及渊尚有微力,愿开关相助,则请陛下明示:事成之后,裂土封王之诺,可否兑现?辽东之地,可否由渊世镇?若陛下能允此请,渊必效死力,助陛下拒虏寇于关外!否则,渊为求自保,恐不得不另寻他途矣。望陛下三思,速复为盼!魏渊字”

这封信,如同毒蛇吐信!

前半段极尽渲染多尔衮的强大和八旗的恐怖,同时毫不留情地贬低大顺军的“疲敝”与“骄奢”,字字句句戳在李自成最心虚的地方!

后半段则赤裸裸地坐地起价,将之前的“归顺”变成了“合作”,甚至“要挟”!

语气中的傲慢与对李自成和大顺的轻视,跃然纸上!与第一封信的谦卑惶恐,判若云泥!

“混账!魏渊狗贼!安敢如此戏弄于朕!!”

李自成勃然大怒,将信纸狠狠摔在地上,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案!

他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由红转青,再由青转紫!“疲敝之师?骄奢之气?刘宗敏跋扈?他魏渊算什么东西!竟敢如此藐视朕!”

巨大的羞辱感和被愚弄的怒火瞬间冲垮了理智。

“另寻他途?他敢!传令!全军拔营!急行军!目标山海关!朕要亲手剐了魏渊这反复无常的小人!”

李自成彻底被激怒,不再等待,下令全军不顾疲惫,全速扑向山海关!

就在李自成收到第二封信暴跳如雷的同时,率领八旗精锐已秘密抵达塔山附近的多尔衮,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山海关的“急报”——同样署名魏渊!

多尔衮带着掌控一切的笑容拆开信,以为又是魏渊催促他进兵或表达“感激”的陈词滥调。

然而,信的内容却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继而化为滔天怒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