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铸兵司一天能产多少兵器?”
承乾手里拿着羊肉串,走到工部铸兵司,看着铸兵司里忙活着的工匠们问道。
“回太子殿下,这铸兵司的工匠平时也就三五十把的量,工部有任务增派人手的话可以做到百十来把,若是战时,物料供应足够的情况下,每日两百把最多了,况且,打造出来之后又不能立刻送走,还要经过处理才行……”
这铸兵司的工匠,权当太子承乾只是随便问问罢了,没有说太多,打造武器这不是小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铁敲敲打打而已,还要打磨抛光,甚至还有保养,各种复杂的工序。
“这样啊,那这个呢!”
承乾顺手就拿起身边一把看起来打造精良的横刀看了起来。
“回殿下,这是百炼刀,正如其名,需要千锤百炼才能铸造一把,十分珍贵,一般都是陛下用于赏赐将领和校尉等官职的首选!”
工匠开始得意起来,这铸兵司的百炼刀尽是出自于他的手笔,单凭这一点他有足够的理由骄傲。
“百炼刀……”
承乾看了看手里的横刀,微微泛着蓝光,已经有了钢的意思了。
仔细一想,古代的时候铁和钢的概念很模糊,再加上除杂和温度的问题,想要炼钢确实是难事,这样一把百炼刀,已经具备了钢刀的水准,承乾由衷的佩服古代人的能力。
随后,承乾又拿起一把没有装箭矢的弓弩来。
“殿下,您拿着的便是强弩队的弩机,威力巨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整备太慢,守城战中效果最好,也是铸兵司的杰作。”
工匠继续说着。
承乾端起弩机,像模像样的瞄了起来,在周围的人看来,承乾跟一个贪玩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就在承乾像端着步枪一样端着弩机到处瞄的时候,李世民悄悄的来到了铸兵司,就站在李承乾的身后……
承乾端着弩机突然一个转身,弩机正对准了李世民。
画面突然定格下来,铸兵司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愣住了!
最尴尬的是李承乾……
“儿臣叩见陛下!”
慌乱之中,承乾急中生智,两手一松,趁着弩机摔在地上的瞬间,立马跪在地上,恨不得一个头磕出两个响来。
铸兵司里一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跟着跪拜行礼。
低着头的承乾脑袋不停的冒汗,在古代,别说拿弩机对着皇帝了,就算是抬头多看皇帝一眼可能就要被砍头……
李世民缓缓弯下腰来,捡起刚才承乾因为慌乱失手掉在地上的弩机。
“朕还在想到底是什么让乾儿不回东宫,原来乾儿你待在这铸兵司里啊。”
这话说的没有丝毫情绪,李世民故意没有夹带情绪的说出来。
可是在其他人看来,李世民这种不带情绪的话语,偏偏是最令人的感到寒冷的。
“这……呃……”
承乾后背冷汗直冒,要不是有外套,其他人一定能看到整个后背都被汗湿了。
突然!承乾灵机一动!
“回禀父皇,儿臣幸得父皇肯定,让儿臣担任飞虎军的主帅,可是儿臣对军务简直一窍不通,好在儿臣听说过一句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儿臣想着,今日正好在工部,既然暂时不知道队手是谁,不妨先开始了解一下自己的军队吧。”
说完承乾松了一口气,话题已经被转移出去了,剩下的就得看李世民上不上当了。
“噢?乾儿想了解军队,为何不去军营,来这铸兵司呢?”
李世民并没有提弩机的事情,但是众人脑海里依然定格在刚才那个画面。
听到李世民这样一问,承乾就放心了一半,看样子李世民是被自己巧妙的转移的注意力。
“儿臣以为,所谓战争,不仅仅是计较一兵一卒,一场战役一座城池的得失,战争中真正的胜利,是全面的胜利,而全面的胜利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就是后备力量。”
“说得好!”
李世民突然激动的打断了李承乾的讲话。
“侯子,寻两个椅子来。”
“喏!”
一时间,李世民被李承乾这样一番讲话勾起了兴趣。
工部尚书段纶这时候才姗姗来迟,身后马上就有几个寺人端着凳子,抬着桌子走了进去,还有宫女把茶水也端了上来。
“来,乾儿继续讲。”
李世民热情的示意承乾继续刚才的言论,而段纶此时也得知了刚才弩机的事情,浑身直泛凉气。
“是!”
承乾一下子支棱起来了,感觉自己棒棒的。
“所谓后备力量,则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必要因素,简单来讲,若是损失全国近八成的青壮换回一场胜利而对手又能重新组织起有效的袭扰的话,这样的战争,算不得胜利,甚至是一场巨大的失败。”
李世民点点头道,承乾这只是仅仅从当年一战和二战的法国人的角度来反思。
“又或者,一场看似憋屈的战役,能够减去敌人的锋芒,换取己方三四年的缓和期,为反攻做准备,这也是一种胜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