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六九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六九书屋 > 古言 >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 第276章 灾后重建(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面一个汉子听到蒋才国的话,高声喊了起来:"叔,是不是我有很多工分,就能把华儿他家的杂货铺搬空了。"

蒋才国瞪了汉子一眼,冷哼道:"哼,你要有那本事,你娘睡着了都能睡醒。"

汉子讪讪的笑道:"呵呵,我就是说说,开个玩笑。"

蒋才国再次瞪了他一眼,继续把说道:"这个工分,你们也可以攒起来,等到以后你们自己盖房子的时候,用来给村里人付工钱……"

众人听完蒋才国的解释,心中不仅没有疑惑减少,反而更多了起来。

当即就有人举手问道:"爷,这个工分真的能在杂货铺买东西吗?你没有忽悠我吧?"

"就是啊,爷,我们帮你干活,不拿工钱都行,但你别洗刷我们啊,这就是一张纸片,用来擦屁股都嫌它小。"

蒋才国在蒋家的辈份爷很高,横了说话的人一眼,冷声道:"你们不信老子就还回来,以后给我干活,就给你吃口饭就行了。"

"嘿嘿,别,我信爷的话,我愿意拿工分。"

刚刚开口的人闻言讪讪的笑着躲进了人群,不敢再冒头。

众人又问了一些关心的问题,这才安静了下来。

蒋才国给一群晚辈解释工分怎么用的时候,蒋洪瑞就坐在一张椅子上,闷闷的抽着旱烟。

待众人安静下来,他将烟斗在鞋底磕了磕,站了起来。

一群蒋家的晚辈见他要说话,目光都转到他的身上。

对一群晚辈说话,蒋洪瑞另有一番气势,话语也变得不客气了,淡淡的道:"老子不想说第二遍,我家老大说的话就是我要说的话,工分这个东西,是我和华儿商量之后定下来的,不信的小崽子们,自己去杂货铺试一试,看看它是不是能用,以后再有屁话,老子抽他,哼!"

底下的蒋家后辈闻言,背后一凉,心里对这个工分的态度端正了许多。

在村里,他们可以质疑任何人,但是对自家的老辈子蒋洪瑞,他们还是信得过的,既然工分是他老人家敲定的东西,他们这些后辈,毫无疑问的要鼎力支持。

在村子其他两个地方,还有两处发生着同样的情景。

只是,相比起蒋洪瑞这里的平和,另外两个地方多了一些怨言和质疑。

所以,当几个地方的人群解散之后,只有一小部份人回家去了,其余人几乎都去了蒙家杂货铺。

有些人用刚到手的工分买了一斤白米一斤白面。

有的人则是选择将工分换成二十个铜板。

嗯,什么东西都没有实打实的粮食和铜钱让人觉得安心。

蒙正全早就得了蒙小华的通知,笑呵呵的帮他们将工分换成了相应的东西。

大闺女早就说了,工分第一天使用,肯定有许多人心存疑惑,想要验证工分是不是真的能当钱用,所以,完全不用阻止他们,都给对方换成想要的东西就行。

承兑,这个举动的意义和历史上的徙木立信是一样的。

拿到了东西,众人终于对工分可以代替银钱在蒙家的杂货铺买东西的相信了几分。

以前他们想要挣钱,苦于找不到这么多的机会,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挣钱。

如今村里家家都要重修房子,只要勤快一点,赚工分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们觉得,以后再干活挣到工分,或许可以稍微攒一攒,等攒得多了,就来蒙家的杂货铺买一些大件的东西。

比如那个一看就很好的章丘大铁锅,买一口回去绝对能用上好多年,实在是让人眼馋。

或者,也可以考虑多积攒一些工分,等到自家修房子的时候,用来给其他人支付工钱。

第一天,几个族老付出去的工分,大部分都重新流回了蒙家杂货铺。

然而,正因为村民将工分消费了,蒙小华对推行工分更有了信心。

当村民们用工分在杂货铺买到东西的时候,工分的信用价值就渐渐建立起来了。

等到他们逐渐习惯了使用工分、积攒工分的时候,工分就能代替银钱在小石村内部流通起来了。

只要蒙小华能一直确保在蒙家杂货铺,能用工分兑换到实物,那么工分就能逐渐取代碎银子和铜钱,在小石村流通,甚至影响到周围的一些村子。

有商城在手,只要控制好流通的工分总量,蒙小华对做到这点非常有信心。

……

第二天,就有三拨工匠来到了村里,带着一帮打下手的人分作三处,分别开始给老村长蒋洪瑞、冯婶儿赵婶儿,还有另外一个村老开始建房子。

反倒是另外两个村老,因为找的工匠还在别处收尾,还需要两天工夫才能过来开工。

建穿斗房子,工序很多。

第一步是基础施工,包括平整场地、开挖基槽、砌筑地基。

这一步人手充足,很快就能完成。

第二步就是木构架的制作和组装,即便有充足的材料,也需要熟练的木匠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

包括开榫卯、凿眼、制作各种穿枋、斗枋、柱、瓜柱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