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六九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六九书屋 > 都市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403章 没有时间接收俘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线打的非常的热闹。

洛阳战场和郑州战场。

前线摆满了机枪,迫击炮和各种型号的火炮,八路军目标明确:

就是用子弹熬成的一锅汤,狠狠的灌进小鬼子的肚子里。

在得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援助后,八路军的后勤问题被彻底解决。

老百姓们肩扛手提,用小推车把八路军紧缺的军事物资和后勤物资送到了前线。

八路军一系列的动作让小鬼子彻底懵了,明明大家都已经停火许久。

结果,对面居然得到了补充。

打了一个多月,小鬼子也严重缺乏弹药,甚至反击的时候都是省着弹药打。

结果,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八路军用重炮摧毁他们的碉堡。

然后铁丝网被炮弹或者是工兵解决,小鬼子的地雷不说没有,但确实是很少。

他们一向瞧不起这种防御性质的武器,结果就吃了大亏了。

第二纵队的李仇给司令部发报,

“我部畅通无阻,攻击顺利,请第一纵队和第六纵队加紧配合,尽快拿下郑州!”

第二纵队打的实在是太顺畅了。

一个步兵班就是一个战斗小组,执行着三三制度,在第四野战军和第五野战军的六大战术原则下!

我军队伍战斗力呈现的质的飞升。

战斗组,火力组,支援组,后勤组,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手起刀落,砍的小鬼子头皮发麻。

例如三团的一个班,杀进战壕之后,班长带着副班长用自家造的冲锋枪疯狂扫射。

晋造芝加哥打字机的声音是小鬼子的噩梦。

其余战士要么负责掩护,要么负责补刀,或者小心应对侧翼的敌人。

十几个小鬼子来不及反应,居然就这么轻松被绞杀,他们可是第37师团的精锐,那可是甲种师团啊!

居然被八路军一个班打出了零伤亡的战绩。

颇有一种几百年前戚家军面对小鬼子的感觉。

区区倭寇,不过尔尔!

105毫米的美国加农炮掩护着部队前进,炮弹造成的声浪,都让人感到莫名的震撼。

只见炮弹呼啸着,砸进了小鬼子的人群。

当然,小鬼子也有反制手段,那就是他们的92式步兵炮。

就是口径和射程方面……双方中路对狙,小鬼子这边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

小鬼子的炮好在什么地方?那就是轻便容易运输!

但他是有个致命的缺点,火力严重不足啊。

射程火力纷纷被美军榴弹炮营给碾压,这导致我军直接能在敌军的射程之外挨个点名,疯狂摧毁敌军炮兵阵地。

而空中更不用说了,为了防止鬼子的飞机来摧毁我军重炮阵地,足足20架歼5战斗机一直在空中盘旋。

然后和空中八十多架小鬼子的零式战斗机展开了生死对决。

结果早就注定,只是这个时间比较漫长罢了。

而老爷子的杀手锏也出不动了。

将近两个装甲师,二百七十辆主战坦克,150余辆各种类型的坦克和装甲车(主要是缴获小鬼子的,起到辅助作用)

五百辆卡车,以及各种摩托化装备,在五十架我军各类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接捅穿了小鬼子“马奇诺防线”。

八路军版本的闪电战骤然打响!

闪电战的成功依赖于制空权、地形适配性、后勤保障三大前提。

德军有在法国的成功例子,也有在毛熊这边的失败案例。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因低估苏联的战略纵深和冬季气候,装甲部队在莫斯科郊外陷入泥泞,日均推进速度从初期的100公里骤降至15公里。

更致命的是,德军后勤体系无法支撑长期作战——1941年10月,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师因燃油短缺被迫停止前进,错失歼灭苏军主力的良机。

河南不同啊,一望无际的平原提供了良好的地形,这是装甲部队最好的决战地点。

在装甲集群面前,小鬼子和伪军躲在碉堡里面瑟瑟发抖!

他和他们的炮楼还有掩体一样可笑。

小鬼子们甚至来不及投降,就被坦克炮送上了天!

他们所谓能阻挡八路军数个月的防线,直接被一统而穿。

装甲部队沿着第六纵队打出来的通道,直接插进了小鬼子的腹地。

整个装甲部队就像一辆失控的大运,在高速上疾驰,然后把一切挡在面前的敌人都给撞了个稀碎。

装甲部队前进的路上,小鬼子被打的措手不及,丢失了大批武器装备,还有大量来不及销毁的弹药物资,全被八路战士接手。

甚至还有急救物资,完好的急救箱等等,立马拿出来给伤兵使用。

马甲皱眉,

“通知部队,不要俘虏,不要装备,不要任何东西,后续部队会接手这里,我们只有一个任务,像尖刀一样捅穿小鬼子的心脏。”

接到命令后,装甲部队如同一股钢铁洪流,继续朝着小鬼子的核心阵地冲去。

一路上,小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晕头转向,完全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