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六九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西或许是顺着她翻墙的路线来的,一路上也没惊动人,到了主院还礼貌敲了门。

一身黑衣蒙面,吓得赵寻程遇差点提刀砍起来。

最后见了面,说了他带了两个人从云州而来,是云州刺史的信使,给周王送信的。

“殿下说,她要明晖明昆在这件事上都栽跟头。”

孟西转述了她的计划,杀了信使,嫁祸明昆。

只是在京中无人替她周旋,两人权势滔天,不一定有人敢管,所以后面的事还得麻烦穆相去办。

穆原听后有些惊讶,“如何嫁祸?”

孟西道:“这您就别操心了,放心,一定会扯到瑞王头上。”

穆原第一次看到尸体上的箭矢痕迹之时,才明白过来。

虞霜在军器监,想要一支瑞王府的箭矢,根本费不了多少功夫。

现场没留下箭矢,一来没有留下破绽以免被看出箭矢的差别,二来也给了瑞王一线之机,没把此事定成铁案,那陛下肯定会想办法彻查找到错漏以图遮掩。

如今凶器没有,那瘀痕慢慢也会归于无形,拖一拖也就了事。

甚至连尸体胸口的脚印都没留下鞋底的纹路,穆原不得不认为,孟西干惯了这种事。

她到底是在战场待的还是土匪窝待的?

又是打黑棍,又是翻墙夜探他人府宅,还敢伪造证据嫁祸。

十足恶霸模样。

想到此,穆原不由有些无奈。

“你回去转告她,京中之事我会暗中推进,让她保重身体。”

孟西一一记在心中,戴上斗笠,悄悄出了相府回云州。

成元帝想将此事大事化小,可是穆原却不想。

明面上虽然大理寺也草草结了案,私底下这事却传开了。

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明晖明昆暗中更加较劲,几乎每日上朝都能听到不同意见的吵闹。

周王权势滔天的名声落了些,瑞王贤良的名声也毁了不少。

官场上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民间却听到了夸赞临王的声音。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做了四十多年隐形皇子一般的人,终于也成了众人谈论的对象。

恰巧此时,吏部开始着手上半年官员考评。

蔡明征对老下属也没手软,指明兵部铁矿管理不善,消耗严重。

还自请罪责,说他在任期间有失职之过。

穆原以蔡明征管着吏部,处置了他就没合适的人可顶为由,建议成元帝从轻发落。

最终蔡明征如愿以偿被罚在府禁足思过半月,总算能得休息。

至于外面的事,那自然是有穆相盯着,他乐得清闲。

工部辩称是军器监制造兵器太多,铁器才消耗这般迅速。

又一路查到军器监,军器监又推给兵部。

军器监账册显示,几乎每季,翼卫军都要更换兵器。

明殷又去了翼卫军清查兵器使用。

发现不少还能用的都被丢弃在一旁当成废铁生锈,再返回军器监制造箭矢或者由工部分配到少府监制作农具。

一来一回,铁器消耗迅速,少府监的农具有定数,多余的只能返回军器监。

徐扬也没办法,只能全融了,一部分用作箭矢,一部分还是铁疙瘩存在库房。

上次明晏都没发现,还是虞霜无意间发现的。

徐扬一直瞒着此事,不知该如何是好。

如今东窗事发,徐扬被停职查办。

翼卫军罗术管理军中兵器不善,也停职反省一月,罚俸一年。

翼卫军暂由监军管理。

至于前兵部尚书郑齐山。

朝中多位官员弹劾他怠职,浪费国力,不可轻放。

明晖一党来了劲儿,恨不得锤死郑齐山,让他再无翻身之机,断明昆一臂。

争吵数日,郑齐山又降级为兵部驾部司郎中,负责管理驿传、车马、厩牧等事务。

再接触不到兵部核心,彻底失势。

温承与周礼青协作办理文官上半年考评选任之事。

明殷也开始操办武官考评。

京城文武官员这个节骨眼都不得闲。

只是几人都是新上任,总有想蒙混过关的。

各种理由推诿调查,各种理由辩白诉苦。

明殷一反常态,态度强硬,凡是有官员查出有问题或者不配合清查的,一律先让户部停了俸禄。

但凡是有哪部哪司不配合清查的,一律让户部以各种理由按下该司的银钱申请不拨。

此事也不是没人在早朝上抗议。

“陛下,临王此举,可是要各部停止公务?”

“是啊,银钱被截断,各部如何开展日常事务?”

“临王以权谋私,是为不公。”

还有要求成元帝惩处他的,一呼百应,居然声势还不小。

明殷脊背挺直站在殿中振振有词。

“各官员不配合清查,不知是否心中有鬼,儿臣不敢将朝廷的银钱交到这种清查不明的官员手中。”

“吏部兵部清查不曾松懈,也未曾耽误各部公务,诸位官员却推诿拖延,也不曾配合吏部兵部的公务,岂非觉得官员考评不重要?或是怕查出问题,儿臣此举,实属无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