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明总算过了一把“领导”瘾。
时间过得真快!
一晃,就来到了十月底。
朱启明双手负背,看着已经颇有旧时空八九十年代圩镇规模的鸡笼港,自我感动了一下。
这段日子过得很充实,除了时不时调戏一下大殖子和赢麻了,还不忘写信给郑芝龙互诉衷肠,嘘寒问暖顺便“汇报工作”。
什么“全体军民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什么“郑将军送来的国际友人发挥了泰西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国际主义精神。”
也不管郑芝龙看了会不会掀桌子。
除了汇报鸡笼港的建设进度,还时不时问候一下郑芝龙全家来表达他的关切之情。
当然,更多的是“鸡笼今天天气不错,晴空万里”,“早上拉屎有利于肠道健康”这些废话。
寒风凛冽,朱启明眼光下意识向北一眺。
是时候了!
“张家玉!”朱启明声音陡然拔高。
“小爷……不,卑职在!”抱着大本子的少年一个激灵,小身板挺的笔直!
“我说,你记!”朱启明踱着步,目光灼灼。
“是!”张家玉迅速舔笔,凝神以待。
朱启明清了清嗓子。
“嗯!兄弟们!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
“北方的建虏反动集团,罔顾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严重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京师告急!朝廷告急!这充分暴露了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的狼子野心!”
“值此民族危难、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
他用力一挥手,仿佛在驱散眼前的迷雾,
“我们作为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战略机动性的武装力量,必须挺身而出,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因此,我命令!”
朱启明的声音斩钉截铁,
“南山营,立即启动一级战备响应!停止一切非必要工程!集中所有作战力量与物资!”
“目标——北上勤王!驰援京师!”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粉碎敌人的阴谋!保卫……呃……朝廷的核心利益!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
张家玉的笔尖在纸上飞速游走,小楷工整地记录着:“将军明鉴万里,洞悉北虏暴行。值此社稷危殆、黎民倒悬之际,将军毅然决断,率我鸡笼健儿,整军经武,克日北上,勤王靖难,以卫社稷,以彰天威!”
在他笔下,朱启明的官腔自动转化成了慷慨激昂的文言檄文。
朱启明将张家玉写好的“檄文”拿过,扫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这小伙子是个人才,官话套话翻译成文言文的水平比自己还高。
他将纸张递还,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凝:“北上勤王,刻不容缓!现在,我命令!”
所有人神色一凛。
“北上部队,由我亲自率领!随行人员:李若链、王大力、王翠娥、周朝钦、张家玉!”
“留守人员:陆文昭、陈默、杜金生、阿月!”
命令一出,人群中立刻起了波澜。
“将军!”
陆文昭猛地踏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铿锵有力,“卑职愿为前驱,随将军北上,万死不辞!”
“将军!我也要去!”阿月也急了,按着刀柄上前,“我能打!我要去杀那些建虏!”
朱启明看着二人,内心早有计较。
陆文昭忠勇,但他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人镇守鸡笼港这个老巢。
而李若链,京城锦衣卫千户的官方身份,加上正牌武进士出身的武力值,在北方官场和战场上,都比陆文昭这地方百户好用得多。
“文昭,”
朱启明语气郑重,“你的任务,比我们任何人都重!鸡笼港是我们的根基,船厂、军工作坊、所有家底都在这里!
我把后路,把我们的未来,全部交给你了!你守住这里,就是我们最大的后盾!
等我们凯旋,你就是这南洋第一要塞当之无愧的总镇!”
陆文昭浑身一震,看着朱启明信任的眼神,千言万语堵在喉头,最终化为一句:“卑职…遵命!誓与鸡笼港共存亡!”
朱启明又转向阿月,表情柔和了些:“阿月,山地连草创,又是你一手带出来的,他们离不开你。
那些西班牙奴隶,也只有你镇得住。我把抽他们鞭子的权力,只留给你!”
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再说,郑芝龙那条老狐狸,我们主力一走,他要是不老实怎么办?
我需要你这只最敏锐、最凶狠的豹子,替我盯着他!
等我回来,我亲自给你换装最好的火枪,让你带兵去打吕宋,为你族人报仇雪恨!”
阿月眼中的急切化为灼热,重重点头:“我明白了!将军放心!”
安抚了内部,朱启明看向众人:“北上,船队和补给绕不开郑芝龙。怎么让他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办事?”
王大力瓮声瓮气道:“他要不听话,就打到他听话!”
陈默皱眉:“当以大义晓之,国难当头,他亦是大明子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